navigation

Drop Down MenusCSS Drop Down MenuPure CSS Dropdown Menu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上課筆記]「嬰幼兒的照顧」、「如何教養出聽話的孩子」(下)

[上課筆記]「嬰幼兒的照顧」、「如何教養出聽話的孩子」(下)

文章日期:2007-05-07 15:02
5月5日林奐均作者在會中的兩個單元之一, "如何教養出聽話的孩子", 這部分, 依重點作以下筆記.
從她的讀者blog看來, 關於教養的書在準備中了...敬請期待 (我個人十分期待, 因她上課內容很生活化, 讓教養變得很有趣, 家庭氣氛很好...她也是這樣帶自己的孩子)
在提及訓練孩子順服的要點前, 有個觀念要釐清, 就是順服的意義, 順服是幫助與孩子溝通, 社會化過程中, 學習獨立, 理性的起萌, 並不是一昧的要孩子遵守父母的意思, 在真正教養的意義下, 仍要讓孩子知道, 父母也會犯錯,以下要點可作清楚說明:
************************************
「如何教養出聽話的孩子」- 關於順服
************************************
1. Immediately 馬上處理, 馬上聽從:
在台灣, 必定常聽到家裡有這樣的聲音:
不要吵...(隔一會兒)....不要吵....(隔一會兒)...不是說不要吵了嗎?...(隔一會兒)....不要再吵了, 再吵我要揍人了......(隔一會兒, 家長已失去了耐性, 連氣質都變調了, 連棒帶怒的衝到孩子面前, 處罰小孩)....&^%#@$%.
然而, 處罰是一種目的, 並不是要置孩子於死地, 或是步入威脅的恐懼中, 而是讓處罰變成是教導孩子, 如 果怎麼樣, 會導致什麼結果的概念; 你如果不聽話, 會有什麼後果, 你如果闖越馬路, 會有車禍的危險...意思是說, 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是一個概念, 並不是真的要孩子去體驗那個後果.
因此Judy現身說法, 在家, 孩子若不聽話, 馬上處罰, 處罰項目,就是 ”打屁股”.如果孩子不聽話, 她會將孩子帶離現場, 在厠所裡處罰小孩, 打屁股三下, 但絕對不是印象中打小孩那種狠抽狠勁, 而且母子間是理性的在處理處罰這件事; 孩子在接受處罰後, 比起罰站, 關緊閉, 罪惡感可馬上消除, 恢復親子關係; 但假設不馬上處理, 孩子會有"等一下"再訂正的怠懶行為, 父母的要求沒有權威, 而且容易因衝突導致家庭不和協的氣氛.
2. Consistency 一致的作法:若遇孩子不聽話要處罰打屁股, 每次的不順服都要有一致性的處罰, 不能有一餐沒一餐的實踐

3. 溫柔的聲音, 微笑, 不發怒: 對於這樣的論調, 容易認為處罰沒有嚇阻的效果, 然而Judy表示, 處罰是表達對後果的負責, 並不是要孩子受傷, 感到恐慌; 單純的讓孩子知道, 如果發生了什麼事, 會有打屁股的後果

4. 少說, 但要有份量:做一個言出必行的父母, 不要草率的回應, 不說比做不到好
***********************************************
「如何教養出聽話的孩子」- 關於處罰的二種心態
***********************************************
1. Spanking as training for consequences 讓孩子明白, 行為會有後果承擔的觀念
2. Spanking to express anger of parents 父母親為發洩其憤怒以及失望的情緒表達
很多狀況, 多半是父母為表達自己對孩子不聽話的憤怒, 而不是出於管教, 因此即時處理孩子的行為, 在父母尚未發飆之前, 或說在父母氣質還在前就可以處罰孩子 (記住, 處罰不是置人於死地或要孩子痛苦的作為), 讓孩子充分了解行為會有後果必須承擔的責任
***********************************************
「如何教養出聽話的孩子」- 打的管教 vs. 隔離管教 (Spanking vs. Time-outs)
***********************************************
打很直接, 可以在處罰後立即消除孩子心中的罪惡感, 親子間的不愉快也不會拖很久, 進而改變孩子的態度與家裡的氣氛; 最重要的是, 好的管教可以讓處罰的頻率減少; 然, 管教只是訓練孩子或是培養孩子好的品性或氣質的一小部分, 並不是全部.
現場讀者問到, 何時可以處罰孩子, Judy表示, 在孩子會爬的時候就可以了...

##################################################聖經裡面也提到,打孩子,出於管教,但不是出於讓孩子痛苦, 害怕父母的權威
##################################################
不忍用杖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箴言13:24)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他,他必不至於死。 (箴言23:13)
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箴言29: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