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Drop Down MenusCSS Drop Down MenuPure CSS Dropdown Menu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分享我的信仰 - 使徒信經

2011.10.16 今天牧師的講道是,我信所以我活,題目是針對用我們在主日聚會常會和弟兄姐妹一起讀或宣告的"使徒信經"作個介紹。使徒信經很簡易卻又完整的帶到我們的信仰,只是同牧師說的,有些事變成了習慣,就沒有想要更深入了解它的動力了。

我很同意!因為在八月份作了一次試管,沒有順利懷孕,整個九月份,變得不愛禱告, 因為我完全相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我也相信從神得著產業,是上帝樂意給的祝福,但是我沒有得到...
雖然不順利,我口裡還是感謝主,但心裡似乎和天父之間沒有兒女的關係,而是客氣又充滿距離的關係,雖有點對上帝失望,卻不吭一口氣。
感謝主,在主日前我跟神禱告,請祂透過牧師的講道對我說話⋯同時,這也是我想分享我的信仰的目的 - 對神來說那就是一次的失敗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我不用定罪自已,更不需要生氣神,因為最好的祂已經給了我們,換句話說,在祂沒有難成的事,祂的作為是為著我們生命的最大益處。

[使徒信經]
我信上帝 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耶穌基督 上帝的獨生子
因著聖靈成孕 從童女馬利亞所生
在本丟比拉多手下受難 被釘在十字架上
死了 葬了 下到陰間 第三天從死裡復活
後昇天 坐在無所不能的父上帝的右邊
將來要從那裡降臨 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 一聖基督教會
聖徒相通 罪得赦免 肉身復活 並且永生
阿 門
牧師說這是言簡意賅的信仰宣告,同時也是全球基督徒會用來宣告甚至提醒自已的使徒信經。
當中提到我信上帝, 全能的父、我信耶穌、聖靈(三位一體神),而當中的「我信」到底代表什麼?
好比我們認識一個人,通常結合了兩種資訊,就是「他是誰」,「我們的互動關係」。
1. 他是「誰」: 也就是客觀的知識,例如他的基本資料,他的家庭背景、工作角色、膚色、興趣等。
2. 我的反應:反應表示互動回應, 不同反應表示不同的關係。不同的人的互動,代表他們的關係深度。例如,我和我先生對於他的上司, 一定是不同的關係與互動相處
回到使徒信經,內容很清楚的記載,我信上帝,我信耶穌,我信聖靈一聖基督教會....。
我知道我信的是誰,這是一個知識,緊接著一個重要的點是,你對所信的對象你產生什麼樣 的回應,而什麼樣的回應就成了我之所以信的意義之所在。
有人上教會,主日以後,他回到他自已的生活仍然與耶穌沒有關連;另一個人上教會, 主日以後, 與主仍有很深的連結...他所遇見的事情,他選擇的生活方式,如同聖經說的,枝子連 結於葡萄樹上, 如同聖經說的, 凡事都認定祂,他選擇這樣的生活,假設和平日生活與主耶穌毫無關係的人是不一樣的。所以不同的回應, 就顯出不同的關係。有人說基督教信仰是講「關係」的, 這是這原因。
牧師說明基督教不是一套正確的教義,也不是一種觀念,我們所信的乃是耶穌基督而起的一個起點, 跟我們生命發生關係,闖入21世紀的今天與我們相見的一個有位格的一個對象,拿撒勒人耶穌。因著耶穌,我們想要更多的認識祂,就發現基督信仰最少包括三個方面, 上帝的「創 造」、基督的「救贖」、聖靈「末世的啟示」, 這三個方面都分別指出, 神的創造, 還有救贖是跟我這個人有直接的關係, 還有世界未來的發展,對我今日的存在的意義是有相干。
當我說我信創造天地的神, 這表示我在宣稱是一切受造物的掌管者,除祂以外,沒有別的勢力、權勢掌管我。
你的生活是受黑暗世界所影響,還是受時間、命運所影響限制 (如黃曆、方位、時間)? 當我說我信, 創造天地的主,表示我們對上帝的忠心,我們不只是明白,並且是活出我的明 白。
我們也信基督的救贖,因著基督的救贖,就為你我帶來極大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基督裡的自由。
牧師說:「我們並沒有那麼偉大」,偉大到神不能原諒我們的罪和過犯。我們的錯、過犯常緊緊抓著我們,控訴自已,但我們沒有那麼偉大,大到耶穌沒有辦法用祂的寶血將我們洗淨 (因我信基督的救贖,基督的寶血大有能力)。在基督裡,我就是新造的人。每天對我們來說都是新的, 都可以是新的。
聖經啟示「世界的末了」,要成為我主基督的國,所以我們要走到的地方是耶穌和天父榮耀的國度,不是魔鬼掌管的。這世界有爭戰,但魔鬼早已完蛋了,得勝的是羔羊及祂寶血買贖回來的聖徒,我們已在得勝的行列,就是在爭戰之中,我們也當明白自已是在得勝的行列;就算當下戰役打敗了,我也明知道得勝的一方是誰。 人活在這世界上有著一切的可能性,沒有一個失敗能對我們做最後的宣判,每個失敗都是上帝新的邀請,都是機會,可以重新再來,所以一日或一次的成敗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即便地上所有的失敗,都不是對我們最後的宣判。
當我們信的時候,不代表我們就不會失敗,「信」不會讓我們對失敗有免疫力,但,因為我信,就可以不認命,就算失敗,我可以不放棄,一日或一次的失敗,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我們知道我們有目標和有永生盼望。
其實我們的神容許我們失敗,好比三次不認主的彼得,耶穌預言在前,然耶穌並沒有在父面前禱告不讓他失敗,而是知道他會失敗,卻禱告讓他能夠在失敗中再站起來。有些人生命中的雜質非透過失敗不能除去,有些剛毅非透過軟弱不能獲得,失敗跌倒並不重要,而是我們可不可以再站起來。 即便失敗,我們的失敗仍是在主的面前,不是在惡者前,也不是命運前。
(以上文案九成是牧師當天講道一字不漏的抄下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