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 書 推 薦:
從0歲開始 – 艾蓋瑞,貝南羅特合著 (學園出版社)
二年前, 我就在閱讀”從0歲開始”, 預備Andy出生後可以派的上用場, 本書的重點是幫助孩子有規律的作息, 在餵食的觀念和作法的平衡, 讓寶寶健康, 讓媽媽快樂。, 聽起來很神奇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 我將作簡單的重點分享, 再分享我家Andy的實例。
1. 試想上帝在祂的工作中是有次序的, 祂按著祂的形像所造的我們,我們能在缺乏次序中成功嗎? 規律和次序本來就是上帝的屬性之一, 如四季, 如潮汐漲落, 如黑夜白晝, 按這原則, 我們可以放心的為孩子訂下他的作息時間表, 讓新生兒在次序中成長, 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並不會阻礙他的成長。
2. 試想上帝每次都即時回應你的禱告嗎? 沒有, 上帝會應許我們的禱告, 常常是出乎意外的完好, 上帝並不會為了要安撫我們的痛苦, 為了擦乾臉上的淚水, 而馬上呼應我們的要求; 看待孩子的需要也是一樣的, 孩子肚子餓了, 母奶或牛奶就會馬上好嗎? 並不會, 因為, 我們要提供適溫, 適量的奶, 要幫孩子餵奶前準備乾淨尿布, 口水巾, 甚至是優雅或溫馨的背景音樂, 媽媽坐姿調整好了, 才會將營養的母奶送到孩子的嘴裡。
根據以上原則, 我們很清楚的知道, 我們可以為家庭的新一份子, 訂定符合這個家的作息, 作息並不會讓生活呆板, 讓孩子沒有被愛的感覺, 相反的, 因正常的作息, 讓為人父母的或照顧者清楚知道孩子若是哭鬧 , 表示是肚子餓的訊號, 或是想睡覺的訊號, 也或者是幫助父母提早知道孩子不對勁的地方。孩子也因作息正常, 他的需要可以很快的被滿足, 而能作一個快樂的寶寶。此外, 餵食正常, 代謝也一定比較好。
此外, 哭, 亦是對孩子很好的運動和發洩的管道, 孩子沒辦法表達, 唯有哭是那直接的途徑, 然而,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少哭為妙, 因此一千零二絕招, 就是"抱", "餵", 讓孩子產生高度依賴感, 讓”抱”或是"餵"成為特效藥, 最後全家就是再多的照顧者, 很快就會被這”新來的”給整到精疲力盡, 毫無疑問, 這正是目前最常見初為人父母的生活寫照。
關 於 Andy
由於Andy在醫院已被訓練成3小時餵食一次的好習慣, 所以回家後的Andy, 也一樣按醫院的時間, 3、6、9、12點餵食一次, 再以互動的多寡和燈光來區隔白天和夜晚。在進入第四週 (Andy回家一個月, 也是矯正年齡滿一個月), Andy可以在晚上最後一餐約23:00 -00:00後入睡, 翌日在04:30 ~05:30 醒來喝第一餐母奶, 若前一晚, 稍晚入睡, 但也不會晚過01:00, 隔天也可以在06:00 ~ 07:00間醒來喝第一餐母奶。
但在5月5日, 聽了一場由改革宗神學協會主辦, 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作者,林奐均主講的兩個單元「嬰幼兒的照顧」、「如何教養出聽話的孩子」後, 依”從零歲開始”的基礎, 我更有信心要訓練Andy能儘快隔夜睡的實現 。 (to be continue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