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Drop Down MenusCSS Drop Down MenuPure CSS Dropdown Menu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分享 | 理財相關—丟了一個削筆器

安弟的削筆器在上學期末不見了,原因是他把削筆器帶去學校了。後來,我把「我的」削筆器借給安弟,新學期很快的在前幾週也弄丟了,原因是「不知道」。


安弟找不到削筆器,但是還好他有收集文具贈品,當中有二個簡易削筆器,只是三角筆較粗不能削,因此我們答應他要用刀子幫他削,只是沒有盡力找到「他的」削筆器前,不能買新的。


以小一生來說,雖然不算常掉東西,一個鉛筆盒、三套餐具、二三個橡皮擦、一件制服外套,但如何把金錢和管理的概念教導他,需要點智慧,但我不知道是什麼。

於是我把塵封己久的「兒童理財」CD/周玉筍老師主講,拿出來聽。本來期待可以有操作技巧的,但聽完發現各種技巧都取決於你的信念,如何落實管理或使用金錢的概念,是取決於大人的理念,因為孩子知道怎麼樣"可以或不可以"左右父母為他消費。

過去的工作常研究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行銷技巧,如今發現這些年來所累積來的行銷影響力,成功的讓孩子影響父母的消費能力,而這些消費能力是以驚人的數據倍成長中。

於是,我決定讓使用金錢的謹慎,建造孩子使用金錢的態度。

關於削筆器,我認為不能再購買,雖然他是必須品,但是丟東西很容易了,要得到東西很困難。首先,我們禱告,求主幫助我們找到東西,並且學習愛惜東西,另一方面,我把五天摺全家衣服的工作交給他,並記錄在一本增能記錄本中(當中記錄我們共讀多少的書,聖經還有家事,獨立睡覺等。)他接受用五次摺衣服的服務工作,換一台桌上型削鉛筆機(不是削筆器)。

我對於這個想法,很滿意,希望安弟知道沒有作好管理的角色是要付代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